加入好友

分享系列:吳氏日文:『雙語政策成功的訣竅,是先密集學會日文,然後開始「日英中3語」對照學習法。箇中原理正如同數學的(三點測量)』。(45歲‧工程師‧日文N0級‧英文過去未學成,國中中下程度?)

以下部分為本次分享內文

收到45歲‧工程腦‧不怕複雜的數學。「...畢業後已多年沒用英文,讀書時基礎也不好,英語多已忘光,過去也未學成,自認程度不足國中程度...。想儘速提升英文能力...達到公司要求的多益650分」的工程師詢問英語課程的來函。

- - - - - - - - - - -
由於所詢問的高效率英語課程,不適合國中中下英文程度的學習者,且又須儘速達公司要求的英文能力。

因此吳氏日文建議這位45歲的工程師學友,先投入約250小時+100小時,先學會N2。

藉由快速學成日語的成就感,再將快速學會日語(外語)的心得,運用至英語的學習,以確保能快速達到任職公司要求的650分。

以上建議,乍看是繞了路,但其實是最能確保學成英文的路徑。

剛好也由於目前各界對於雙語國家政策,看法分歧。此位45歲的上班族學友,在一年內,成功地達多益650分,學會英語也學會日語,應該有助大家了解:問題不在於「雙語」或幾語,而是在於沒有導入效率的外語「教育工學」與有效的線上「教學系統」。

希望本分享,有助英文欠佳,但卻又需要儘速學會英文的人士,也助益想高效率成為「專業+中日英三語」國際人才者。
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乍看是在學日英兩個語言(兩個負擔),但實際上將是學習三輪車或三角測量(三語對照),而非單輪車(無法中日英三語對照,將無法產生有效的三腳測量的對照、比較的學習效果(三角測量才能簡易地知道正確的答案。)

先學吳氏日文,乍看是增加了時間,但實際上是創造出,有效的第三測量點。

學會三語,日後如須(如遇)再學會其他外語,自然也將更容易。

因為觀測點、測量點、比較點,都增加了之故,中日英台四語,宛如擁有三角測量的要素(鉛直線、水平線、仰角、俯角、方位)!

這也是為何吳氏日文學友,除了中日英三語學友之外,中日英韓、中日英系、中日英法、中日英台、中日英台馬粵語…等等學友都有。
加油!

關於高中生學日語,建議以早日成為中日英三語人才為目標。出社會時自然將是【專業+中日英三語國際人才】

吳氏日文「中日英三語俱樂部」-日英對照-2023-06-12-日商禮儀-4ov6-題目(解答請參考解答篇)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
以下是TOEIC必備1200個片語之一

The poor boy broke down upon hearing the news.

その可哀想なの子はそのニュースを聞いて崩れ落ちた。
 
那個可憐的男孩聽到這個消息後崩潰了。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かわいそうに、の子は知らせを聞いて泣き崩れた。

Poor thing, the boy broke down crying upon hearing the news.

可憐的,男孩聽到消息後哭著崩潰了。

かわいそうに、の子は知らせを聞いて泣き崩れた。

Pitifully, the boy collapsed in tears upon hearing the news.

可憐地,男孩在聽到消息後泣不成聲地崩潰了。
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目前公司尚未公開具體時間,估計是2024的目標
(如此的話,650分應該來得及達成。因為學會分析語言的技術之後,就是量讀。量讀到一定數量,速度自然會加快。此時導入聽力訓練,利用特意編輯的教材與現代3C的可調速+同步字幕,自然可高效率學成。尤其藉由中日英三種的標的比照,學習,記憶會很鮮明且強烈,容易理解,且印象深刻。

當然,真正要足夠最好達800分以上。而800分以上也並非難事,就是曝曬量要足夠。數十年前,英語視頻多是需要支付費用的,但現在很多是免費的,且有字幕。就是要先學會正確理解外語的技術。)

1.我是個需要要短期成就、建立信心的學員,預估半年花350小時學習N2日文,沒有問題(1~3月假期比較多)也很期待拿到認證;後續再持續階段性的增加日文及英文的能力

(聽吳氏日文課程350小時之後,自己將會相當清楚知道應該如何學習英文了。

其實只要將在吳氏日文所習得知步驟、記號標記,斷句、詞類之間的相互關係,釐清之後,就沒有無法解析的日文或英文。

這時就宜開始日英對照學習,此時,日英文都將同時進步。)

2.我是工程腦,無法死記硬背語文,試看過吳氏日文教學視頻,很給我學習的動力
(其實工程腦,邏輯能力越強的學習者,越容易學成外語。只是傳統教學法,多非以邏輯的方式,進行教學,對於講求邏輯的工程腦,確實是很折磨的。也自然產生排斥,造成工程腦不容易學成外語的說法。

其實問題出在教學法,並非學習者身上。正如同,台灣的英語教學成效普遍低落,造成指責原因是因為從「文法」教學起所造成的,因此應該改成直接從「會話」教學起。

都只是指出問題,而非找到答案。

又如,由於政策是雙語國家,因此該外語的「文法」教學,也使用外語進行教學。

以上都難以解決問題。

又如:英文課程告訴我們:看到句子,先找主語,再找...。

但其實這不應該是學習讀解的第一個動作。

因為「字彙」無限,但「詞類」有限,尤其英文能力欠佳者,字彙通常很有限。

但如果改成,第一個動作先從研判詞類開始,詞類雖陰語種,分類不一,但通常主約8~10種分類。

且只要先學會研判最少字母的介係詞,然後推理出可能的名詞、形容詞,還有連接詞,就已經可以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了。

至於副詞這些調味品,只是增加語氣的濃度。再逐步熟練即可。

先著手大致釐清一個句子內的詞類,就更容易研判出真正的主語、動詞,形容詞,複詞等等。)

想確認現在報名吳氏日文N2班的費用XXXXX 元(含平板、教材組),是對的嗎?(費率,就是各報名當時,網站最新的訂購單的費率。決定報名時,請下載填寫即可。)

,就先合格半年後,2024年7月的N2,同時年底前達多益650分。然後2025年合格N1,也繼續 中日英對照學習法,屆時多益自然邁向750、800、850...。本次會贈上日本出版的日英例句對照的TOEIC參考書。

聽過吳氏日文前200小時課程後,請翻閱該英文參考書,將會了解為何建議採日英對照,反而可更學會英文。

(目前45歲,接觸英文已經數十年,後續如果再採用同樣的學習方法、步驟,如果能夠學會,應該早已經學會了。

這是為何建議改從日文先學成外語的原因。

「欲速而不達」
事物的學習,本應該從簡單的開始,但台灣因軍事、經濟、政治、技術移轉、歷史等等複數現實問題,國策上,國人先學習了英文,但就雙語政策研,這將是「欲速而不達」。

英文是自然語言,文法或字彙的衍生規則,「例外」幾乎比「例內」多。且「語源」多種,各有獨自的變化,讀音規則。

相對於日文,至為雜亂。其實是不適合做為國人,第一個學習的外語。

以上各點,學習過吳氏日文之後,自然都會明白。

且了解台灣要成為雙語國家,甚至三語國家都是可能的。專業+中日英三語能力的台灣青年,將不是28K,而是82K。

加油!)

以上部分為本次分享內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