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好友

分享系列:從理工日文 想起嘉南水利之父~八田與一

以下部分為本次分享內文
  收到博士班肄業之張CS學友的學習心得。不愧是讀書技術佳之張學友雖然只投入40小時,但已經知道自己可以精準看懂理工日文了!非常恭喜!如果台灣的精英都能精準看懂日文,台灣精英一定也能如同日本精英一樣,不只能貢獻自己的家園,更能貢獻地球的其他國度。
 
  今天5/8日是嘉南平原水利之父~八田與一先生的逝世紀念日(東京帝大土木工學士。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的總工程師,1886-1942 。1910 /24歲來台,居台32年,直至1942年出差之艦艇遭美軍擊沉,遺體奇蹟般地漂流到日本山口市。骨灰得以安置烏山頭水庫。)
 
  奉命來台振興水利的這位年輕的工程師,不只將所有的生命奉獻給台灣,讓15萬甲的土地得以滋潤,其妻更在將8名小孩養大成人後,1945年八月日本敗戰,九月一日,選擇投水庫自盡,葬身在丈夫用生命所完成的水庫裡,與夫永聚。
 
  水庫裡,現在有陳列八田先生的銅像。英姿煥發的八田先生,身穿工程師服,坐在石頭上,遙望水庫的大壩,宛如還在思考如何將水壩,蓋得更好?只所以說現在有陳列,係因為戰爭結束後,物資確乏,可以熔化的銅像,很多都被拿去熔掉了。所幸,有人偷偷地保護了八田的銅像,又當時的政治氣氛,日本人的銅像難以公開展示。歷經37年的政治時空,1981年,八田先生的銅像,才再度與台灣人見面。
 
  各位學友學會讀解日文之後,記得找一天,帶一束花,到烏山頭水庫八田先生的紀念館,仔細地拜讀一下這一位對台灣有大恩的偉人的感人事蹟。
 
  張CS學友的心得中提到理工日文相關的事情,剛好想起這位偉大的工程師的事蹟,謹此分享。
 
吳氏日文
敬覆
----- Original Message -----
From: service
To: ○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
Sent: Tuesday, May 08, 2007 5:57 PM
Subject: 吳氏日文敬覆張CS學友學習心得

張○○學友:
  你好。謝謝來函告知目前之學習情形,張學友即將進入助詞精解,則等於截至目前約投入40小時了。恭喜已經能夠95%以上精準讀解理工日文,包括儀器使用說明書、日文專利、專業書籍等。非常恭喜!
  張學友本來就有選購會話的課程,由於張學友已經掌握日文的要義,而過幾天還有日本客人會來,建議先撥12小時的時間,直接開啟實務會話的課程。如可以順利銜接,就順利銜接上去,如不可以,則回頭繼續讀解的課程(助詞精解之後,馬上就可以進入商業書信等,日本大學程度的日文了)。雖然只是短短12小時的會話課程,但因為都是高雅會話的要訣,可以立即展現高度的接待誠意。敬請試試看。
 
  當然,會話的前提是聽力,將來還是需要依照進度,將聽力確實完成。不過由於擔任重要的接待任務,公司的格調必須確保,因此建議先撥12小時馬上可以讓日本客人充分感受貴公司(閣下)的誠意。單字不用擔心,單字只要願意記憶,就一定可以學成。
 
  張學友不愧是唸到博士班的,謝謝精闢的學習心得,將分享給學友們。加油!凡事都有好方法!謝謝善用這一套教育工學。
 
吳氏日文
敬覆
----- Original Message -----
To: service
Sent: Tuesday, May 08, 2007 3:34 PM

吳老師:
 
您好!
張CS199x年東海大學○○所博士班肄業。上過幾次傳統日文課程,每次約1年左右,包括大學時期以及就業以後,但都無法有所突破。目前課程上到高頻度單字例句篇。
 
1.結果:理工日文,包括儀器使用說明書、日文專利、專業書籍等,95%以上可以解讀,不需猜測。查閱單字的時間也不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政經產業日文,約75%以上可以解讀,但速度較慢,因為句型雖沒有問題,但單字變多的緣故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學日文,解讀率約在60-70%左右。有時會有拆解不出來的情況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前幾天有日本人到公司來拜訪,總經理臨時有事,要我負責接待。日文、英文並用,加上事前的準備,也能夠勉強表達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過幾天,還有日本人要來,總經理會在場,應該可以表現得更好一些。
2.心得:
A.套用吳老師的說法,日文原來就是這樣簡單。真搞不懂以前為何學不會(一理通,萬理透!)
B.同樣背誦記憶,發現只要聽過老師的講解,背誦記憶的事情就變得簡單了(之前為了比較,提早聽形容動詞的複習CD,後來連線上課後,重新聽CD,效果的差異非常明顯)。(是的,理解之後的記憶,非常容易!)
C.文法表格的記憶部份,並沒有背到滾瓜爛熟的地步,只是大概記住而已。造句練習時,自己做了一個表格,把所有的短句(其實就是文法表格的應用)
    全部自己造句一次,幾次之後,文法表格就可以記熟了。而且,因為有一些變化常常出現,背誦的跨距變大(例如なかった這一類的變化一次記熟)。
D.另外發現,吳老師在解讀時,並沒有完全將課文翻譯為中文。更進一步思考,發現吳老師在這一過程中,正不知不覺地將日本人思考的方式、每一個單字, 實際上的使用方式,教給學生。這也正是之前傳統文法所無法做到的。簡單的說,吳老師這樣的教學方式,使淂學習者可以直接使用日文思考、造句(是的,敝人故意將演變的過程留下足跡,以利學友考古。)
E.由於吳老師將日文思考方式潛移默化到課程中,在閱讀理工日文時,發現一些原本不會注意到的絃外之音,對於技術內容的掌握上,更加清晰。結果在思考技術內容時,更能觸類旁通。這是之前用猜的方式,完全無法達到的境界。可以說,不只是精密讀解到每一個逗點,連空白的部份也解讀出來了。(讚!都給你看出來了!確實,日本人說話很內斂,我們必須練到能發現這些絃外之音)。
 
張○○0508/2007
非常恭喜!短短40多小時,就能有如此心得,非常恭喜!日文已經是張CS學友這一生永遠的資產了。恭喜!
謝謝善用這一套教育工學。謝謝。
吳氏日文敬覆
   
以上部分為本次分享內文